【能力作风建设年】有一项指标连续4个月排名全省各级法院首位,桦川法院是怎样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2-07-15 14:00:09
能力作风建设年
2022年1-3月结案均衡度96.09%,全省各级法院排名第一;1-4月结案均衡度90%,全省各级法院排名第一;1-5月结案均衡度89%,全省各级法院排名第一;1-6月结案均衡度89.4%,全省各级法院排名第一。
连续4个月结案均衡度排名全省各级法院首位,这是桦川法院开展“争先创优年”活动以来,“有指标争第一,无指标创典型”晒出的一张成绩单。
重置均衡结案理念,强化均衡结案。引导法官改变以往“前松后紧”“结案后松一松”的思维定式,从“片面追求季末结案率”向“重视月结案均衡度”上转变,一方面是时间上均衡,每月、每季、全年审判执行工作高效有序运行,没有前松后紧、时松时紧、年终突击现象;另一方面是空间上均衡,各个业务部门、各位员额法官均衡办案,没有忙闲不均、发展失衡现象。推行“年度统筹,逐月规划”的管理方式,充分考虑每个季度、每个月案件数量的变化和节假日等影响办案的客观因素,统筹安排全年的办案计划,有效促进全年均衡结案。
注重均衡结案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印发《2022年审判管理工作要点》《2022年度审判质效综合任务分解表》等文件,明确均衡结案的目标任务、考核评价体系,设立执行责任人、监管责任人、责任领导,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监管有力”的工作格局。突出责任担当,落实院、庭长办案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院长、庭长逐级负责,抓好重点案件、重点环节,发挥好院、庭长办理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分管院长和庭长准确掌握各业务庭室案件审理和积案情况,根据各承办人的办案能力合理分配、调整旧存案件和新收案件。
动态跟踪均衡指标,强化集中攻坚。细化任务,落实到人,审管办在详细调研基础上,对每名法官的全年办案数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由承办人对各自案件作详细梳理,区分不同案件情况及难易程度,每周向审管办汇报清理积案进展情况及下一周的结案计划,进一步将责任落实到人,争取工作成效的最大化,提升结案率。 强化集中攻坚,逐案分析原因,集中力量化解积案。由审管办牵头,依托审判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全院未结案件台账,逐案登记、全案排查、摸清底数,对清理范围内的每一个案件定承办人、定结案时间、定审理方案,层层落实分解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审执进度。
建立通报督查制度,强化监督问责。院长、分管院长、审管办层层抓好结案进度的督查,每周专项通报结案进度情况,每周召开分析研讨会议,全面分析审判质效数据、查找原因,研究解决方法和措施,在全院公开晒成绩、亮问题、评工作、议措施,形成管理在平时、考评在平时的审判质效考核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审判督查机制,实行约谈通报整改,对工作力度不大、结案进度缓慢的业务庭负责人及主审法官,院长亲自进行约谈,推进办案进度。根据实时结案情况,向未达预期目标的庭室、员额法官发送由分管副院长签发的提示函,向靠后的庭室、员额法官发送督办函,督促相关庭室、人员反馈未结原因及结案计划表,有效促进结案滞后的员额法官迎头赶上不掉队。截至目前,长期未结诉讼案件占比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