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骄阳似火,正如桦川法院干警们的热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入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桦川法院别开生面地举办了一场迎“七一”趣味运动会。这场融合传统文化、红色基因与司法特色的盛会,以八段锦表演拉开序幕,在“50米往返跑”“多人跳绳”等创新项目中融入团队协作精神,通过100余名干警的热情参与,生动诠释了“以文化铸品、以体育聚力”的新时代法院文化建设理念。
文化开场:八段锦里的司法传承
运动会以一场刚柔并济的八段锦表演震撼开场,院领导与全体干警在舒缓悠扬的乐曲中舒展身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段锦“意动形随、气寓其中”的哲学思想与法院“刚正不阿、司法为民”的职业精神形成奇妙呼应。司法警察高汉清在表演后表示:“这套传统功法讲究‘立身中正’,就像法院干警追求的公平正义,每个动作都要精准到位。”表演现场,“忠诚铸魂,公正司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法治精神”与八段锦的文化底蕴相互映衬,传统文化与司法精神的深度融合在干警们一招一式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竞技现场:文化符号嵌入运动基因
传统智慧与现代竞技的碰撞50米往返跑项目将司法工作的连续性巧妙转化为运动规则——5名队员需按“3男2女”配置完成绕桩接力,10 米赛道上,“每个队员的衔接就像案件流程的无缝对接,”法官冯玉环在比赛结束后表示,“绕桩时要是节奏乱了,就像办案程序出错,肯定影响效率。”而“东南西北拉力绳” 项目则暗藏司法调解智慧,9 名队员需在 30 秒内通过三个方向的力量平衡获取乒乓球,民行党支部凭借“调解案件时的局势预判能力”,以单局12个球的成绩刷新纪录,“这个项目比的不是蛮力,而是像处理复杂纠纷时的全局把控力。”赛后,法官助理李莹莹和大家分享比赛感悟。
团队协作的司法隐喻“蒙眼睛吃香蕉” 趣味游戏,是团队协作与欢乐互动的缩影。参与者需戴上眼罩,在同伴的语音指引下,摸索寻找地上的香蕉,剥开送入队友口中吃完。过程中,有人因方向感错乱摸错位置,有人手忙脚乱把香蕉皮当果肉,逗得围观者笑声不断。该游戏既能缓解干警的工作压力,又能通过“盲眼协作”考验团队默契——指引者需清晰传达指令,执行者需信任配合,暗含司法工作中“分工协作、精准执行”的隐喻。“我们在笑声中完成挑战,不仅收获了轻松时刻,也让团队凝聚力在趣味中悄然升温,展现法院干警严肃工作之外的活力一面……”审管办主任陈乐乐分享道。而“多人跳绳”项目更将司法工作的细节要求体现得淋漓尽致,2人摇绳的力度需精准匹配8名队员的跳跃节奏,“把每个队员的起跳时机记录成表格,就像分析当事人诉求的时间线……”横头山法庭负责人李芳芳在赛后说道。
智慧与体能的双重考验在此次法院趣味运动会的 “定点投篮” 项目中,模拟司法实践里复杂案件的审理。法官需凭借专业知识与审判经验精准裁决,力求 “命中” 真相。赛场上,男干警们眼神坚定,身姿矫健,他们一次次起跳、投篮,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诠释着司法工作者面对挑战时的果敢与担当。女干警们全神贯注,认真对待每一次投篮机会,她们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司法工作者对待基础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态度。最具张力的“拔河比赛” 设置男子组、女子组与混合组三重竞技,科室党支部以“做好服务先锋的执着”逆转获胜,观赛干警自发呐喊助威,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精神升华:从运动场到审判台的价值传递
“此次运动会不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吴海鹏在闭幕式上强调,“当干警们在‘蒙眼睛吃香蕉’项目中学会协同,在‘拔河’比赛中见证团结的力量,文化就真正实现了铸魂育人的功能。”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杨琦在赛后感悟:“以前觉得文化建设很抽象,现在发现,当我们在拔河时喊出‘辨法析理’的口号,在跳绳时讲究‘程序合规’,文化就已经扎根在心里了。”
以文化之魂,铸司法之品。桦川法院将以此次运动会为契机,继续探索“文化+体育+司法”的融合路径,让干警在强健体魄中凝聚精神力量,在文化浸润中提升司法素养,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