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法治同行,
担当与信仰共鸣。
在新时代龙法 “文化铸品” 十项建设的浪潮中,
每一位青年干警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践行者。
他们扎根审判执行一线,
用公正书写正义篇章;
他们坚守工作岗位,
传递司法温度;
他们在不同岗位上践行着
“忠诚、团结、理性、职业、良善、担当、务实、向上、清廉、健康”的法院文化品格。
即日起,
桦川法院推出“法院文化青年说” 系列内容,
让我们一同聆听法院青年干警的心声,
看他们如何以青春之名,
在平凡岗位上诠释法院文化的深刻内涵,
为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刑庭法官高峰:
用理性思维守护司法公正底线
在刑事审判庭,每一个案件都关乎当事人的自由与命运,容不得半点马虎。“始终保持理性,做到公正司法” 是我坚守的准则。文化铸品工作促使我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审理复杂案件时,我学会运用理性思维,仔细审查每一份证据,反复推敲法律适用。面对被告人的辩解和辩护人的意见,我们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理性分析证据链的漏洞,避免错案的发生。法院文化建设赋予我的理性品格,成为我守护司法公正底线的坚实盾牌。
审管办法官助理王一:
以职业精神做好审判管理
审判管理办公室承担着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的重要职责。“始终秉持职业,做到严谨规范”是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文化铸品工作促使我不断完善审判管理制度,优化审判流程。通过对案件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在组织评查案件质量时,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把关每一个细节,确保案件质量。这种职业精神让我在审判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动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立案庭书记员王爽:
以良善之心架起司法为民桥梁
作为立案庭的青年干警,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我深知立案是司法服务的第一站。“文化铸品”工作开展后,“始终心怀良善,做到司法为民”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接待当事人时,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耐心与同理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法律程序,为当事人提供细致的指导。对于不方便到法院立案的当事人,我们还提供了上门立案服务,每当看到当事人面露笑容的时候,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良善品格在司法工作中的力量。法院文化建设让我明白,只有以良善之心对待群众,才能真正拉近与人民的距离,提升司法公信力。
执行局执行员吴帅:
凭担当精神攻克执行难题
执行工作是实现司法公正的 “最后一公里”,充满挑战与压力。“始终勇于担当,做到攻坚克难”激励着我在执行岗位上不断前行。面对拒不履行判决的被执行人,我毫不退缩,积极采取各种执行措施。在一次执行房产的案件中,被执行人态度强硬,拒不配合。我联合相关部门,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并耐心向其释明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认识到错误,主动履行了义务。法院文化建设培养的担当品格,让我在执行工作中敢于直面困难,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