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的欠款纠葛,在法院与铁路公安的紧密联动下迎来转机。近日,桦川县人民法院联动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佳木斯站派出所,成功将被执行人张某拘传至法院,并促成其与申请人李某达成和解协议。时间回溯至2015年,李某出于信任,向张某出借人民币 3 万元,约定到期归还。然而还款期限届满后,张某却未能履约。多次催讨无果后,李某于2024年将张某诉至桦川县人民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张某偿还借款3万元。判决生效后,因张某未主动履行义务,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经全面调查发现,张某名下无房产、存款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但执行干警并未放弃,通过多方摸排得知,张某可能在外地打工,遂第一时间与佳木斯站派出所启动联动机制,请求协助排查其行踪。得益于桦川法院与佳木斯铁路公安机关建立的高效协作通道,信息共享与排查工作迅速展开。2025年8月7日,铁路公安传来关键消息:张某当日将乘坐火车前往大连,据其自述此行目的是办理贷款。接到信息后,法院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在与张某沟通中,敏锐察觉到其办理贷款存在被诈骗的风险,当即向她普及了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提醒其办理贷款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
随后,法院依法将张某拘传至院。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张某认识到自身违约行为的不当之处,主动提出每年偿还部分款项,直至还清全部欠款。申请人李某考虑到张某的实际情况,同意了这一还款方案。最终,在张某母亲作为担保人的情况下,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这起拖延九年的欠款纠纷得以妥善解决。这起跨越九年的欠款纠纷圆满化解,不仅是法院与铁路公安联动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折射出跨部门协作在破解民生难题中的强大合力。从信息共享的高效响应到现场处置的无缝衔接,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佳木斯站派出所与桦川县人民法院用紧密配合诠释了 “为群众办实事” 的深刻内涵。这种“法院 + 公安”的协作模式,打破了部门壁垒,让分散的执法力量形成攻坚拳头,既为破解“执行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防范化解基层矛盾搭建了快速通道。当司法的温度与执法的力度通过联动机制有机融合,不仅能让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更能让群众在每一次纠纷解决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