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是长期制约司法公正、影响司法权威的"顽疾"。近年来,桦川县人民法院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锚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通过机制创新、协作联动、策略优化等举措,将"纸上权利"转化为"真金白银",用实际行动破解"执行难",彰显了司法为民的硬核担当。
一、跨域联动打破地域壁垒让执行力量"跑赢"老赖"
异地执行就像'隔着墙打靶',线索难找、力量难聚、措施难落。"这是过去执行工作的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桦川法院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构建"上下联动、异地协同"的跨域执行机制,让执行力量突破地域限制,精准触达 "老赖"。在黑龙江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木兰县某生产资料分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中,被执行人拖欠7万元尾款,且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关键时刻,申请人提供线索: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孔某在抚远市有可执行财产。桦川法院第一时间报请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跨域执行协调机制,抚远法院迅速响应,派出业务骨干提前排查执行环境、协调当地资源,最终成功拘传孔某。面对孔某的抵触情绪,执行法官以司法拘留为震慑,结合法理人情耐心劝说,促使其当场支付3万元,并承诺年底还清余款。类似的协作在刘某与王某租赁合同纠纷中再度上演。被执行人王某被查封的车辆出现在富锦市后,桦川法院立即联动市中院与富锦法院,在当地干警引导下,于富锦市第五小学附近精准定位车辆。执行人员灵活应变,以"交通事故赔偿"为由与王某家属周旋,顺利控制车辆并取得相关证件,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跨域执行的核心是'通'与'快'。"桦川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表示,通过上级法院统筹协调、异地法院鼎力配合,执行线索传递、力量调度、措施落实实现"无缝衔接",让执行力量跑得比"老赖"更快,有效破解了异地查找难、控制难、处置难等问题。截至目前,该院通过跨域联动机制已执结异地案件32件,执行到位金额超200万元。
二、部门协同拓宽线索渠道让分散力量 "拧成" 铁拳"
执行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借势借力。"桦川法院深知,破解"执行难"需要凝聚多方合力。为此,该院积极构建"法院 + 公安""法院+行政部门"等联动机制,将分散的执法资源整合起来,形成"1+1>2"的执行合力,让 "老赖"无处遁形。在李某与张某的借贷纠纷中,这笔拖延9年的3万元欠款终于有了着落。2015年,李某借给张某3万元,到期后张某拒不偿还。2024年法院判决生效进入执行程序后,张某名下无财产且踪迹难寻,案件陷入僵局。桦川法院启动与佳木斯站派出所的联动机制,借助铁路公安的信息排查优势,很快锁定张某行踪——其计划乘火车前往大连办理贷款,且存在被诈骗风险。执行人员立即赶往车站,一边提醒张某防范诈骗,一边依法将其拘传。最终,在法官调解下,张某承诺分期还款,其母亲担任担保人,这起"骨头案"成功化解。"法院 + 公安"的协作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铁路公安的出行信息、户籍排查等优势,与法院的执行强制力无缝衔接,不仅提高了找人找物效率,更在关键时刻为群众筑起防骗屏障。此外,桦川法院还与市场监管、税务、银行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掌握被执行人财产变动、经营状况等线索,让"隐匿财产"无所遁形。2023年以来,通过部门联动已获取有效执行线索46条,执结"终本"案件18件,执行到位金额85万元。
三、接力攻坚延续执行韧劲让司法服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执行案件往往错综复杂,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韧劲。桦川法院坚持"案件有人管、责任有人担",通过"接力办案"机制,确保执行工作不脱节、不松懈,既敢于动真碰硬,又善于灵活施策,让司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在王某租赁合同纠纷中,被执行人王某长期隐匿踪迹,仅执行到位5000元,剩余6万余元迟迟未兑现。栾法官接手后,延续首执法官胡法官的追查思路,紧盯线索不放松。当得知王某车辆出现在富锦市后,迅速启动异地协作,在富锦法院协助下,以"事故赔偿"为由与王某妻子沟通,顺利取得车辆证件。王某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法院,法官抓住时机组织协商,最终促成和解。"执行工作既要'铁腕',也要'柔情'。"栾法官的话道出了桦川法院的执行理念:对有履行能力却逃避义务的"老赖",果断采用拘留、纳入失信名单等强制措施,形成震慑;对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通过调解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让申请人的权益得到保障,也给被执行人留足"翻身" 空间,既实现了权利兑现,又化解了矛盾纠纷,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破解 "执行难" 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桦川法院通过跨域联动打破地域限制、部门协同凝聚攻坚合力、接力攻坚彰显司法温度,让一个个 "执行不能" 变为 "执行可能",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公正的力量与温度。下一步,桦川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执行质效,用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让公平正义 "看得见、摸得着、等得起、兑现得了",以实际行动书写司法为民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