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安全是市场主体发展的根本保障。桦川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以“护企安商、保障民生”为核心,将安全理念贯穿司法服务全过程,通过精准化解商事纠纷、创新破产审判机制、健全保障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形成特色司法服务模式。
一精准化解商事纠纷,筑牢市场交易安全防线针对买卖合同等高频商事纠纷,桦川法院推行 “快审快判+调解优先” 双轨模式。对事实明确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缩短周期,如在两家粮油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中,严格审查证据后依法判决被告支付117万余元米款及利息,强化市场契约意识。同时,注重调解柔性作用,在某建材公司与某建筑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中,促成被告限期付款、原告放弃利息的协议;在某农资公司与农户买卖合同纠纷中,协调分五年付款,平衡个体与农户利益。此外,严格证据审查,防范虚假诉讼,营造公平环境。二创新破产审判机制,守护民生与企业重生安全面对某热电破产危机(承担全县64.5%供热面积),桦川法院突破常规,创新“预重整+简化审+府院联动”机制。一是确立“保民生、稳就业、救企业”思路,成立保供热协调小组;二是联动8部门构建应急体系,政府协调2000吨备用燃料、签订应急供暖协议,法院每日通报进展;三是创新“股东借资代偿转股”方案,解决5000万元欠款,设计“阶梯式清偿”方案保障债权人权益;四是34天完成重整,推动1亿元投资落地,保障2.6万户居民供暖及200个岗位,盘活3.7亿元资产。三健全机制保障,夯实法治营商环境安全基础桦川法院从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制度,制定出台相关文件规范破产程序,建立“维度量化评估法”识别企业挽救价值;二是强化府院联动,搭建信息平台,协同解决税收、土地等问题,预警企业风险;三是延伸职能,构建“诊断-调解-预重整 - 申请”全链条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提升市场主体风险意识。
桦川法院始终将审判与营商环境、民生保障深度融合,营造安全稳定公平的法治环境。未来将持续创新司法服务,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贡献力量。